“敢期诗有声”的出处是哪里
“敢期诗有声”出自宋代晁公溯的《白日》。
“敢期诗有声”全诗
《白日》
宋代 晁公溯
白日寒无色,黄流涨未平。
云低催夕暝。
江浊污秋清。
尚觉物多累,敢期诗有声。
穷愁今至骨,书或似虞卿。
《白日》晁公溯 翻译、赏析和诗意
《白日》是宋代晁公溯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白日寒无色,黄流涨未平。
云低催夕暝,江浊污秋清。
这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,描述了一个寒冷的白天。晁公溯运用了色彩的对比,用\"白日\"和\"黄流\"来突出白天的寒冷与不活跃。\"白日寒无色\"一句表达了白昼的冷漠和缺乏活力,\"黄流涨未平\"则描绘了江水泛滥的景象,暗示着一种不安定的局势。
\"云低催夕暝,江浊污秋清\"这两句描写了天空与江水的状态。\"云低催夕暝\"意味着云层低垂,夕阳渐渐西沉,暗示了一天的结束。\"江浊污秋清\"则展示了江水的浑浊与秋天的清净,暗示了社会动荡与个人内心的纷乱。
整首诗运用了自然景象的象征手法,抒发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、焦虑与忧愁。诗人以自然景物作为隐喻,表达了自己对于当时社会动荡、个人境遇不佳的无奈和痛苦。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愁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,凸显了诗人的情感。
诗人在最后两句\"尚觉物多累,敢期诗有声。穷愁今至骨,书或似虞卿\"中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和期待。诗人认为自己的心境困顿,但仍然渴望通过诗歌来发声,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心情。最后一句提到\"虞卿\",指的是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虞世南,表明诗人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达到虞世南那样的境地,寄予了对文学功名的渴望。
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,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无奈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于文学创作的渴望和追求。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情感的抒发,诗词表达了晁公溯对于个人遭遇和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反思,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动荡和人们内心的不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