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组子的筛选方法
重组子的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1. 抗生素筛选法 :
利用宿主菌株的抗生缺陷型特性和质粒上的抗性基因(如氨苄青霉素、卡拉霉素等),只有转化子能在含有相应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生长。
2. 互补法(蓝白斑筛选) :
利用载体中带有大肠杆菌DNA的短区段,其中含有β-半乳糖苷酸基因(lacZ)的调控序列和编码区。
当外源基因插入后,宿主细胞与质粒编码的片段结合形成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,在含有生色底物(如X-Gal)的培养基中形成蓝色菌落,而插入失活则形成白色菌斑。
3. 直接筛选 :
利用载体上可辨认的遗传标记,如某些λ噬菌体携带外源基因后形成的噬菌斑颜色变化,或载体分子携带外源基因后形成的菌落或噬菌斑颜色变化。
4. 间接筛选 :
载体分子带有抗药性标记基因,当外源DNA插入到抗药性基因区后,基因失活,抗性消失。
5. 核酸杂交 :
将菌落或噬菌斑“印迹”到支持物上,变性后与标记的核酸探针进行杂交,阳性点的位置就是所需要的克隆。
6. 免疫学方法 :
利用特异性蛋白质抗体为探针,进行原位杂交,选择特异的克隆。
7. 酶切电泳检测 :
根据载体的分子大小和结构变化来区分空载体和重组载体。
包括直接凝胶电泳检测、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分析筛选(单酶切和双酶切)。
选择合适的筛选方法取决于实验目的、宿主细胞和载体的遗传特征以及所需的筛选效率。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,也可以组合使用以提高筛选的准确性和效率